文/叢 媛 (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心理學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註冊心理咨詢師)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人與人之間的敵意越來越重。因敵意引發的各類矛盾和衝突也無處不在,如:正常的學術競爭可以引起敵意、買賣雙方存在敵意、醫患之間充滿敵意、老師與學生之間隱藏敵意、政府與群眾之間暗含敵意等等,就連日常生活中錯個車都充滿著敵意。由於懷揣敵意,人們變得防範意識濃重,又因為防範,人們往往會以守為攻,主動出擊。
  敵意使人們變得冷漠
  大家一定還記得,2013年7月25日20時50分左右,北京大興區一公交站旁,兩名駕車男子與一手推載有兩歲女童的童車的女子發生爭執,一男子動手毆打該女子,隨後,男子又將女童從推車中抱出,重摔在地,並隨後駕車逃離現場。事發後,女童在送醫路上被確認死亡。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某小區兩輛車因為道路窄,錯車有難度,於是兩車主怒目相向,誰也不肯後退半步,於是僵持起來,最後雙方將車橫在那裡,一天一夜,最後被強行拖走;前不久,媒體爆出中國乘客向泰國亞航空姐潑開水事件以及由重慶飛往香港的國航CA433航班,機上前後排乘客之間發生肢体衝突,雙方萬米高空大打出手。
  綜觀上述事件,均屬於由瑣事引發的爭執,但由於雙方敵意太重而演變為戾氣十足的惡性事件。我們常常在許多場合和地點見到人與人之間怒目相對,冷漠仇視。筆者在美國做訪問學者期間,同一個治療小組的美國同事給過我這樣的提示:你在這個樓道里如果遇見打過三次照面還不與你打招呼的人,別介意,一般來說他們都是你的同胞。聽到這樣的提示,我不知道應該高興還是難過。我也曾問過美國同行,如何評價我們同胞的此類表現?他們給我了一個詞“very serious”(很嚴肅)。其實我明白,人家說得比較委婉,說我們中國人看起來很“嚴肅”,實際上我很清楚,這是我們比較冷漠的一種表現。
  我們的生活中,許多人會對別人產生一種敵意心理,其主要表現是,非常敏感,很容易感受到他人對自己不利的信息,甚至會將他人無意的、非惡意的甚至是友好的行為誤解為與自己作對,欺負、排擠自己。比如,排隊買車票時,若遇到有人有急事,需要幫助,會被人誤解為“加塞”占便宜,侵犯自己的利益;乘車時發生碰撞,會誤認為對方故意欺負自己;遇到需要幫助的人和事,會馬上想到,“裝的”、“訛人”等等。所以,出於自衛,就會主動出擊,演變為爭執,甚至大打出手。即便暫時沒有爭執發生,人們的心理也處在極度防衛的氛圍之中,表現出來的就是對他人的冷漠。內心的潛臺詞就是:“哪有什麼好人?好心不會有好報!”
  敵意來自灰暗心理和對他人不信任
  生活中一個人的敵意來自陰暗灰色的心理和對別人的不信任、猜忌。固然我們的生活中的確發生過一些令人不愉快的甚至是欺騙的事情,但這並不能成為我們充滿敵意的理由。敵意太重,從根本上來說,還是一個人內心不夠強大所致。與我們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相伴的是社會矛盾的凸顯,人們太在意社會權力和財富競爭中的勝與負,這種競爭給人們帶來的緊張、衝突的心理反應狀態,加上人們又身處缺乏溝通、包容與理解的人際關係之中,極易將人們的情緒引向極端。加之有些人心胸狹窄,嫉賢妒能,對別人獲得的榮譽或取得的成就感到緊張不安,別人“太好”,就會置自己於“太不好”的境地,所以敵對情緒油然而生。人們仇官、仇富,導致一句話就能引爆內心累積已久的不滿和敵意。對於自己看不順眼、不滿、厭惡的人,也常常對他們冷眼相對,動輒非難。儘管有些人並沒有觸犯自己,但只要這種偏見誘發出敵意,就會隨時地在表情和行為上表現出來。
  敵意的產生,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在我國的大環境之中大致有這樣幾方面的可能性:其一,我國大多數的家庭,對子女的教育多採用的是責備性教育,由於父母的期望值比較高,所以常常會指出孩子身上的不足,人們常說“愛之深,責之切”,所以許多人成長過程中大概都聽到過這樣的話:“你這孩子怎麼……你看人家誰誰家的孩子……”這種責備性的教育,很容易使人形成責他的心理傾向,這種心理就會滋生敵意和攻擊的態度。其二,出於自我保護的需要,人們往往會把矛盾的原因推給對方,“都是因為你……所以才會…..”以避免自己承擔更多的責難。所以當爭執發生,人們會在第一時間攻擊他人,保護自己。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對事物認識的第一印象異常深刻,有時作為一種底色會伴隨終生。成人之間的敵意、恩怨以及諸如此類的行為,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我們的下一代,使他們在今後的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地承襲這種充滿負性能量的情緒和行為。這種敵意心理是一種有害的情緒,不僅會傷害別人的善意和情感,惡化人際關係,而且對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極為不利。
  學會擔當 減少敵意
  敵意太重,破壞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信任,加重了爭執中責任的相互推諉,致使人們不能客觀理性地解決矛盾和衝突。
  如何消除敵意心理?心理學專家也曾給出過建議,我們不妨參考一下:
  首先,遇到問題時要學會先從自己這裡找找原因,敢於承認問題所在。理性控制自己的情緒,爭取以平和的方式去溝通。尤其當與人為敵的想法在頭腦中出現的時候,要學會用理智來化解,多往好處想,主動化解、消除敵意,不要給自己和對方火上澆油。
  第二,學會換位思考,善於理解別人。儘量設身處地替別人多想一想,努力弄清楚別人的思想觀點、想法和行為舉止。人與人的相處中往往是你理解別人,別人才能理解你,互相理解,才能換來互相體諒,互相謙讓。
  第三,凡事要把尊重和禮貌放在前面,要與人為善。對待自己要嚴格一些,學會自我約束,培養分寸感。在與人溝通時應當真誠,寬容,不要抱有成見。不管對方的身份、地位如何,把對方看成一個可以並值得尊重的人,這樣的態度,在交流中對方是會感受得到的。不要為一丁點小事就與人橫眉立目,怒髮衝冠,或毫不顧忌地謾罵、詆毀、誣陷他人,要用禮貌來約束自己的任性和怒氣。
  第四,學會為自己的負性情緒尋找合適的疏泄渠道。我們在遇到挫折和矛盾的時候,最安全、最省力、最有益的辦法就是為自己找到一個假想敵來處理內心憤怒。我們也都會有意無意地把一些內部的憤怒轉移給他人,心理學稱這樣的情緒轉移為“負性移情”。個人的惱怒很多時候是混雜著許多完全屬於自己的東西,有時是某事某人激發了自己潛藏已久的焦慮,因為無意識害怕這種內心焦慮再現,而遷怒於他人、他事。所以,及時察覺自己心裡壓抑的憤怒和焦慮,尋找一種合理疏泄的方法,比如,體育活動、找親友傾訴等也不失為驅趕敵意的好方法。
  另外,在培養孩子方面,也要採用健康心理的培養模式,教給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比如,有的家長在孩子跌倒或受傷時往往會拍打著地面對孩子說“我打它,它壞,都是它的錯!”久而久之,孩子學會了為自己的過失尋找替罪羊,一旦有事情發生,孩子也會轉嫁責任,責備他人,自己不負責任、不擔當。
  當然,任何一種建議和方法,做起來都不容易。需要我們有一個比較強大和自信的心態做支撐,人們不妨多多增加坦誠交流和靜心閱讀的時間,充實自己的內心。當我們的內心真正強大起來之時,便是敵意無處立足之日。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原標題:不要讓敵意主宰了我們的情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s06asctp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